- 清空播放記錄
您還沒有看過影片哦

- 可食用雲苓:139.198.12.228陳凱歌最佳。1.對傳統教育模式與文革政治運動的刻骨諷刺,抄更大字典的理想,預先寫作文的打賭,“從前有座山,山裏有座廟,廟裏有個老和尚講故事,講的什麽呢……” 2.固定機位為主,大量大遠景鏡頭,調轉[黃土地]的“大地擠人”邊緣化構圖,天空總是將人壓迫在畫麵下緣。開篇與中間的兩次延時攝影,昏黃、紫紅與青藍的蒼空,看不透的無盡霧氣……顧長衛的攝影功不可沒。3.聲音設計絕佳,聲畫分離、畫外空間、音橋與穿越時空的隱喻性聲響,恍若一個出不去的迷陣。4.台詞的確稍有不自然,不過表演很有感覺,表麵懵懂呆愣,內心卻漸如明鏡,體認到虛無的時代宿命,一如夜晚殘破雙鏡中的二重自我。5.來娣的那聲猝然的尖叫,將桌上的書卷推到地下,如此詭秘而淒然,還有那個下降鏡頭裏黃土上的小碗。6.坐塌的桌椅,大有內容的塗鴉,燒山。(9.5/10)
- 繃帶子:106.87.203.160看到49up的Bruce時,忍不住mark一下。有人說人年輕的時候大都有社會主義情懷,因為單純,因為理想,但步入中年後又大都轉變成保守主義,因為成熟,因為現實。不要去感歎歲月消磨了曾經的意誌,誰道當下的知足常樂不是剛剛好?
- 亞當樂園:106.88.96.11570周年影展*修複版*天山。全片似乎都在開場那種景定時移的鏡頭美學裏(楊超也專門分析過字幕後那段隻聞其聲不見其人的固定長鏡頭),人物常處在畫麵一側,承受空間的壓力,或是幹脆出畫,把空間留給時間,這種構圖仿佛是人在曆史中地位的隱喻,第五代這種熱烈的構造欲,幾乎要將一切現實轉譯為曆史的符號,霧籠村舍,層巒疊嶂,紅白日月,血色土地,寫意的景象有時打破了時空的連續性(比如突然空蕩的燭光教室和放牛過山、走向深淵般雙鏡的麵孔、特寫的牆上塗鴉),將聲畫抽離出一種心理的深度,這種心理既來自個體的際遇(寫作我的父親),又朝向那個亂鬥傾軋的背景(鬧是沒有好下場的)。關於抄的警言其實是文化斷裂的焦慮,隻有淹沒個體性,才會眾口一詞,如同被砍下的竹子。
- 紫癮:36.56.47.34這片子7.8我認為是顯著偏低了的。我說說理由,首先,你隻要不是個鐵石心腸,你就不可能不逐漸的替男主難過,希望最終逃過秋決。 這是怎麽做到的呢,導演用了幾個手段,一是開場就把人犯的混賬和窮凶極惡發揮到極點,然後,反過來一點一點揭示他有人性的一麵,塑造值得同情的一麵,書生那句,“你是不可救藥了,他並沒有壞到你這個地步。”就是轉折點。 二是用一個一開始是於情所迫,後來婚後生情的弱女子來引導觀眾情緒逐漸柔順, 三是影片起根下就沒有受害者和受害者家屬的戲份,這樣,案件描述和人犯自述就是僅有信息。當觀眾越來越認同犯人隻被慣壞了,本質不壞這個引導方向時,那個堅定的認為殺人償命的信念就開始土崩瓦解,甚至回望案件,會嘀咕,人是爛了點,但仙人跳怕不是也有可能吧? 當觀眾的情緒完全到了希望犯人九死一生,完字數不夠
- 你跑的了嗎:171.15.99.180誠如木衛二所言,這個電影在教育問題背後所隱藏的事實,讓人無法承受。那些玩世不恭的態度不過是極權高壓下犬儒的自我安慰,王福這種生於苦難卻執拗於知識的性格,或許是中國知識分子對於不可抗拒命運的另一種呐喊。陳凱歌在這個電影裏的隱忍與克製令人震驚,可惜後來的他走向了反麵。非常期待修複此片